无限文学

第三十六章 沿江码头

无限文学【55wx.org】第一时间更新《带血的麻糖》最新章节。

胡立德神色平静,娓娓道来,讲述着汉口码头的往事。

“汉口的茶码头由来已久,在汉正街上,有一个著名的山(西)陕(西)会馆,这个规模庞大的会馆,是晋商实力与影响的象征,他们从事的茶叶贸易,不仅在汉口,就是在全国,都是有很大名气的。他们利用水路运输的便利,在各地收购茶叶,然后再向北方输送。在北方的晋商,几乎垄断了与俄国的贸易,贸易主要的还是茶叶。汉水岸边的马王庙码头就是晋商货物北上的起点。”

“大汉口,在国际上早有‘茶叶港’的美名,早在大清朝道光年间,英国在这设立租界,开埠设立码头,收购茶叶,沿江出海,转销国内和欧洲,每年茶叶的销量也是大得不得了。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英国在汉口的茶叶贸易下去了,俄国人的茶叶贸易倒成了真正的大宗贸易。俄国人顺丰砖茶厂,也有自己的码头,每年茶叶贸易量巨大,倒似乎成了最大的茶叶贸易商。”

“汉口的大宗出口还是以农产品为主,诸如茶叶、烟味、棉花、桐油、牛羊皮等等,这些都在汉口集散,最后通过不同的路子输送世界各地。因为汉口是洋人、国人在内地的商品交易中心,依靠着这个庞大的交易市场生活的人数不胜数。不说别的,就是码头做苦力的工人也是数以万计。你们看这江面上,到现在还有一些小的划子(船只)接驳到江的对面,生意红火的不得了。也正是这地利,大武汉吸引和聚集了全国各地的民众,都来此谋求营生和定居,也造就了大武汉的繁华。武汉三镇也因此成为民国政府非常重要的税源地。”

听到这些,杨安、于满屯的心情顿时轻松起来。

胡立德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他为什么要在这里选择最苦最累的码头工人这种职业,这是杨安心中一直存在的疑问。正准备询问,只听见胡立德对自己说道:“现在正是烟叶、秋茶、稻谷上市的时节,最近一段时间俄租界码头主要是转运烟、茶、稻谷。这些东西都是单件最轻的货物,一件只有一百三五十斤上下,最多也只有一百六七十斤。从明天起你跟着我到码头去做做搬运的活。船来了以后,这活要连天连夜地干,直到货物全进码头货栈,先是从长江沿线各地来的小船上卸货到码头。俄租界还有专门的茶砖厂,他们做好砖茶之后集中装大船,装大船的时候,只有等船装好才行,这段时间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其实,早在前一段时间胡立德给杨安已经说过到码头上干活的事。饶是心里已经有了准备,杨安也没有想到码头上最轻的货物都有一百三五十斤,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坚持下来。但是,经过最近几个月的经历,已经激起了这个年轻人潜在的血性。他干脆地答道:“好!”胡立德、满屯满意地点了点头。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夜色降临,满月高悬,江风拂来,已有几分凉意。在这一刻,杨安的头脑一阵清醒。从9月18日以来,到现在已是十多天,杨安感觉自己似乎才真正地融入他们这几个人的生活。从胡立德的迷茫,他想到了前段时间自己的困惑。其实这二者都是对人生意义的迷茫。杨安觉得目前的磨练是有意义的。这时,他根本不知道,胡立德的一些话语,犹如种子,已经在他的心田播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无限文学】地址:55wx.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千年军国宦海风流非洲帝国异域纵横记大国崛起1857纪元1701三国云飞扬淘宝大明唐时归娶个毛妹当老婆乱世妖娆王虚拟战线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明风万里明末第一强藩异域人生五代十国一儒生医入白蛇大明之帝国再起汉家日月战国修罗传大明小官人三国之帝统天下三国之蜀汉复兴少女与枪与异界三流书童贼三国猎明重生明末当皇帝大明至圣从来没有的帝国无赖帝师混在蜀汉当皇帝汉室可兴乌衣天下最终反击晋枭宣和画卷大唐西域少年行五胡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