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地的硝烟尚未散尽,入侵者的铁蹄声已经传来。日军的进攻击破了刚归顺易帜的东北军的抵抗,很快敌人的骑兵就已出现在热河草原上了。
城市里到处沸腾着激愤的呼声,要求积极抗击侵略的文章不断出现在各种报刊。文辞激烈、情绪高昂,使得地方政府承受着极大压力。
军队正向指定地点不断开拔,他们奉命征剿各地蓬勃兴起的赤色武装,却不得不经常被命令掉头前往城市去弹压抗议与示威的人们,因为据说这之中混杂着闹事的赤色分子。
偏远的西陈家集却几乎没有受到影响,生活还是照常延续如同大河那样从容不迫。
洋人最大的好处是做事认真,他们干什么都要有个计划,每天的进度甚至用尺子量,少一寸也不行。
不过这很合乎陈老爷的胃口,也正由于这种态度,码头、学校和教会的工程全部按时完工。
小火轮也从下游开来,拉响汽笛进驻了从不与外界通航的村庄。
当周围村庄的人们争先恐后地搭乘这新鲜玩意前往寿县、淮南、蚌埠时,大批的银元和钞票滚滚流淌着进入了乡绅股东们的荷包。陈家的威望在当地如日中天般地升起。
元旦刚过,三太公隐退,正式把村长和族长的位置让给了陈寿礼。
陈老爷可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人。他继寿春和霍县之后,又在舒城、六安和合肥购置房产和店铺,在蚌埠开设了粮食交易所,正考虑把触角伸到安庆。
但他做买卖,目的还是为支持农业改良的理想,因为无论办饲养场,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的牲畜、家禽,还是研究新的水稻、小麦品种,那可都是要钱来堆积的!
他决定再购入大船、快艇各一艘,前者命名为“淮清”,与先前的“淮澄”一起并入河运公司,快艇则专门供自家往来用。
农学院已经启用,现有三十多名学生在这里实习。
陈寿礼真的兑现诺言给他们安排了实验田,非常满意的威廉作为回报派出几名得意弟子,在马托尼带领下走遍全村绘制地图,然后做出了个详尽的水利规划。
现在陈寿礼正把各处富余的人手集结起来,由唐牛做领队,在马托尼的指挥下开始着手准备进行水渠建设。
全村都为这件大事捐了款,因为通过今年的水灾让大家很容易理解水利的重要性。仅陈氏一族就拿出三千七百块银元,其中大半是陈寿礼出资的。
天下仍不太平,半个月前有伙人号称“西天王”的人马,大约四十来人,竟然攻打周家桥,把九十高龄的周老太爷吓得一命呜呼!
临走洗劫了警察局,还打死两名警察,放跑关押中的犯人。崔警长外出公干躲过一劫。后来传说“西天王”就是前年劫持陈仲礼结果被关进大牢的陈天魁!
寿礼听说后非常紧张,立即和卢虎等人商议,决定请来尚未归队的“淮西营”副排长郭如同,带领刚养好伤的十三位弟兄组成卫队进驻陈家大院。
带着部队在六安协助保安六旅维持治安的仲礼得到消息,立即让排长卢天合、班长梁二带两个班赶回来协助。
卢天合预备顺便和英英完婚,梁二则带队去了凤凰坡警戒。然而没想到还是出事了!
寿礼动身去寿春,一来和田玉清(一清还俗后的俗家名字)团聚,二来安排大舅哥田聚自本月起正式接管城里的生意。
半路上他回庄子住了一晚。不管怎样贤惠毕竟陈林氏也是个女人,对丈夫纳妾嘴上不说心里总要别扭的,陈老爷免不了殷勤安慰一番。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